新闻
首页 > 最新资讯 > 新闻 > 今天,请听他们说 | 2020年保护区志愿者培训回顾
今天,请听他们说 | 2020年保护区志愿者培训回顾
红树林基金会 
2020-08-21
1838 

 
2020年8月1日,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红树林基金会(MCF)完成了联合招募,并培训了38位为自然发声的讲解导览志愿者。

欢迎各位,成为保护区的自然翻译者,成为滨海湿地的守护者!!

 
“从一无所知到了解。”这是新志愿者蔡育君听完杨琼博士分享后的感受。
见面会上,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组的杨琼博士给志愿者们授课讲述《自然保护区与科普教育》。

 

 
▲杨琼博士分享中
 
通过杨琼博士的分享,大家知道了保护区与其他公园不同的地方:
1、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作用;
2、进行科学研究;
3、开展科普宣传与环境教育。也就是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深圳的城市腹地,“藏”着一个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是,开展公众科普宣传与环境教育便有了必要性和紧迫性。让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保护区,走进这片神秘的红树林,了解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及其重要性,也是志愿者未来的工作内容之一。
让我们一起成为这片保护区的自然翻译者,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区吧!

 
“让环境保护不再是口号,要先意识到建立环境保护的认知有多重要。”这是新志愿者黄镇,在听完红树林基金会(MCF)分享后的切身体会。
 
MCF“守护深圳湾”项目公众教育负责人黄芳分享

 
MCF“守护深圳湾”项目公众教育负责人黄芳,在见面会上给志愿者们分享了MCF的教育活动及深圳湾的重要性。会上,另一位新志愿者吴向玲说:“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深圳湾的前世今生。它让我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
环境保护,需要公众的参与。红树林基金会(MCF)立足深圳湾,探索社会化参与的滨海湿地保育模式。其中,自然教育活动是推动自然保育的重要方式。
志愿者是滨海湿地保护的支持者群体基础,也是滨海湿地保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通过专业的培养和亲身体验,他们也可以成为提升公众生态素养的引路人。
建立公众对深圳湾湿地及东亚-澳大西利亚候鸟迁飞区的认知和情感连接,从而关注以红树林为代表的滨海湿地保护,最终支持和参与湿地保护行动。
加入我们!一起做滨海湿地的守护者!

 
“做好自然的翻译官,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非常有挑战性的。”这新志愿者刘萍的新目标和新志向。
在成为自然的翻译官前,唯有和自然达成共识,才能更好的向公众分享保护区的点滴、分享自然的知识,传递保护自然的信念给更多的人。MCF“守护深圳湾”项目官员李惠娟给志愿者们分享了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官的秘诀。

 

MCF“守护深圳湾”项目官员李惠娟分享

志愿者伙伴们在自己成长之余,见证了自然教育中心的成长,同时也陪伴着团队的成长,陪伴自己的成长。期待伙伴们在成为翻译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学习自然的知识,享受分享自然的喜悦,然后去推动更多的改变。

一起来,帮助人们——尤其是孩子,重建与自然的连接,获得自然的滋养,在自然中健康、快乐成长吧!
 

 
“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新志愿者边晓霞,参与完“我想认识你”互动游戏后的感受。
经历满满的知识干货浇灌后,新志愿者更坚定的要一起携手为保护区代言。在携手同行前,通过“我想认识你”的互动游戏,对新伙伴们进行认识及沟通。

 
志愿者们分享自己的加入原因及经历时,都纷纷感叹:同一个自然教育中心、同一次招募、为了同一个目标,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凝聚了在一起,这可能就是自然的力量吧!

听~这是大自然的声音,看~这是我的伙伴!


 
“亲身经历,感同身受。”这是新志愿者蔡奇伟走进保护区,体验一节完整的导览讲解课后的心声。
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保护区导览讲解员,除了学习相关知识外,还要进行实地了解。8月1日下午,大家一起进入保护区,由黄芳给志愿者们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导览讲解。
 

新志愿者们走进保护区
 
走近保护区那一刻,志愿者们都表示:虽然在深圳生活了二十多年,但对保护区的了解寥寥无几。今天才知道这里是位于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还如此优美,能在繁华的都市留有这么一片原生自然之地,太了不起了!
 

新志愿者合影
 
新志愿者方洁心在保护区实践时说:“实地探访才能接触自然,感受将来做志愿者的意义与价值!”
惟有了解,才会关心!
 
“解说是一种艺术,解说的主要目标并非授课,而是激发。”这是新志愿者边晓霞,听完黄芳分享《自然解说&方案分析》后的感受。
 
8月8日培训日,黄芳跟大家分享了《自然解说&方案分析》 。作为自然翻译官,导览员说什么并不重要,解说的主要目标并非授课,而是激发。学会和参与者分享一段重要的自然体验;学会克制想要解释说明一切的冲动,让活动内容引领公众发现和分享。
 

▲培训课堂,志愿者们认真学习中
 
伙伴们眼睛带着光听分享,如海绵般在吸收内容,然后马上就“学以致用”。课后,大家都根据导览活动的目标,分小组进行解说词编写的讨论及分享。
 
“安全不是想当然,每个关键点都要提醒。”这是新志愿者何绍清,听完李惠娟分享安全需知后的感受。
 

▲安全培训进行中
 
所有活动的开展要基于安全的基础之上,包括:人、保护区资源、公共设施的安全。在活动开展前,需要五步走:
1、购买活动意外保险;
2、配备医药箱;
3、充分告知活动注意事项,并建立活动预案;
4、分级管理、安全处理应急上报机制;
5、关注天气。
海因里希法则提到: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通过分享,伙伴们都能意识到安全重在预防。除了向公众分享保护区,愉悦安全地完成一次导览讲解之旅也很重要。

 
“理论与实践,室内和户外相结合,很不错。这是新志愿者黄建平在保护区实地练习——资深志愿者现场练习的指导、讲解建议、讲解分享后的感受。
 

 
实践出真知,实地练习培训分2天邀请了自然教育中心的前辈们,带着大家进行实地练习及指导。8月15日,还邀请了志愿者伙伴的家属们一同走进保护区,让身边的亲朋好友们都能了解志愿者伙伴们在做的哪些事。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影响从身边开始”!

深圳的初秋天气多变,几次实地练习路上都遇到大雨、暴晒等恶劣天气。即便如此,伙伴还是风雨无阻地参与实地练习,不放过每一次前辈们的分享,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事实上,这也是自然环境工作者在户外常常面对的考验。

在雨中坚持实地练习的经历让新志愿者刘娟感触颇深:“大雨中大伙不减的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被感染到,感受到指导老师和伙伴们对公益、对环境、对深圳的热爱。

 


全体合影
 
新志愿者吴珊珊在参与完培训后说:“还记得我第一次来到红树林,所有的事物都是如此新鲜,如此美丽,如此治愈。希望未来我可以为这片治愈之园贡献一份力量!”

很期待与小伙伴们一起做好这件有意义的事。希望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保护区,走进这片神秘的红树林,了解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及其重要性,并参与到红树林湿地保护区的行动中!
最后,再次欢迎所有新志愿者的加入!

 
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MCF微博及微信
MCF微博
MCF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