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首页 > 最新资讯 > 故事 > 这个刚满18岁的学霸用一篇20页论文证明:90后可以给地球的“肾”养生了 | 深圳水·人
这个刚满18岁的学霸用一篇20页论文证明:90后可以给地球的“肾”养生了 | 深圳水·人
MCF 
2018-03-02
2947 
编者按
 
2017年底,一场关于90后养生的讨论强势霸占了热门话题,纵观大部分人对于“养生”的理解,却透露出一点点孤独和个体化。而在同一时间,有一个刚满18岁的90后却凭借一篇论文,直接把“养生”的概念,提到了地球之“肾”的角度。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酷帅?今天为您带来2018年MCF最新人物专题“深圳水·人”第一期,一起来认识这位不一样的90后。
李绮晴是深圳中学高三的学生。1999年出生的她,搭上了90后的末班车,但一个刚满18岁的姑娘,却打破了我们对90后只会自顾“养生”的认知。
2017年,她在国际先锋学术项目Pioneer中脱颖而出,在最终评选中,入选《Pioneer学术论文年度期刊》。最终入选的小学者分别来自于美国、土耳其、加拿大、英国和中国。
 
关于Pioneer项目:选拔全球各地的中学精英,在网上接受美国大学教授的指导,并在和专家1:1的互动中研究、撰写自己的课题论文。入选Pioneer的学生具有优异的学术潜质,对某些领域的热爱,和乐于自我挑战的意志。每位Pioneer学者必须完成大学高年级水平的论文。这些论文是Pioneer小学者们创新思考的结晶,也是当代中学生的最高学术表现。

然而在20多个论文可选方向上,她却显得独树一帜,坚定地选择了鲜有人关注的滨海湿地议题。这一切,还要从李绮晴的社团经历讲起。
李绮晴入选论文摘要

从高中环保社团走出来的学霸
对地球的“肾”更感兴趣

2015年,刚刚成为高一学生的李绮晴还有点小茫然——她明白高考能提供给她的是一张通向美好生活的门票,但是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未来从事什么职业,却是自己要在三年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面对的最难解的课题。
 
身着志愿者马甲的李绮晴虽然略显稚嫩,但充满了自信

于是她想,通过社团活动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因缘际会,15年底她在跟学姐与其他同学们参访学习中,进入了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后来又到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深入参观和学习。从这一刻开始,红树林就在李绮晴心里埋下了一个小种子。
 

 
2016年,他们的环保社团成立了,这个社团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社团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同学知道深圳的滨海湿地。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社团内的大部分成员都没有活动经验;面对红树林的知识,网络资料有限且内容准确程度难以分辨;如何调动身边同学对湿地的兴趣也让他们十分头疼。李绮晴却把目光转向了深圳本土的湿地保护组织:红树林基金会(MCF)。
 

“当时我们没有经验,在查资料的时候了解到MCF在深圳做的事情,第一时间我就联系到了机构的几位工作人员,他们从不同层面给我们提供了帮助和支持,包括滨海湿地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意见和建议。2017年3月份,我听说基金会正在招募教育志愿者,我就报名了。现在,我的另一个身份是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的志愿者。”
2017年,李绮晴参加了志愿者培训的所有课程。在这里,专业的培训体系和课程,让她对湿地的了解又有了更全面和立体的认识。
也是这个时候,一个学霸开始了她的自我养成。
 
全球知名高中生学术期刊上
发表的20页红树林论文

进入高二,李绮晴从学校的高考班转至国际体系。在MCF参与志愿者培训的经历让她感受到,之前自己理解的宣教是很片面的,但如何能获取到更多相关领域的保护知识,特别是其他国家的红树林湿地保护呢?
此时,恰逢国际先锋学术项目Pioneer在学校展开招募,她想着,希望通过教授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写论文的机会,更深入和纵深地了解湿地保护。于是,她报名了。

写过论文的人知道,20页的论文意味着至少半年的精心准备和无数遍的修正稿,这对于一个高中学生来说,是极大的挑战。而Pioneer项目的运作方式也很特殊,前期由教授1名教授带领4-5名相关领域内学生网络授课。

第一个挑战摆在她面前:环境领域的教授专业是地震,在授课中,李绮晴大部分时间学习到的与自己的论文内容比较偏离,而同组的同学,选择的都是地震方面的主题。

李绮晴:“当时教授明确地告诉我,这不是我最专业工作,这意味着在很多理论知识上,我可能要自己琢磨,还是有点心理压力的,但是我对红树林的兴趣在,所以还是坚持下来了。也感谢教授很支持我写滨海湿地的内容,也给了我很多论文逻辑和内容的建议。”

然而第二个难题是,专业知识理解和英文文献的阅读。她的论文题目《红树林可减轻海啸危机,急需保护(Mangrove Forests Mitigate Tsunami Hazard and Require Conservation)》,援引了超过20个复杂的数学公式、相关模型,还要理解大量与红树林保护相关的专业词汇。
 

李绮晴论文中引用的模型和图示
 
李绮晴说:“第一次大量短时间看文献,还是很懵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硬啃,过程很痛苦。很多模型没办法马上理解,公式也要联系上下文。基本上5-8遍以后就可以理解了。”

面对论文入选,李绮晴却显得很意外,甚至有点腼腆。她说自己所在小组里,很多同学的知识储备和逻辑能力都要强过自己,入选真的很意外;但同时,她也很高兴,因为论文的完成过程中,无论对于教授、还是身边的父母朋友,她的论文都能让他们意识到到滨海湿地重要性。

我的一点付出,带来了一点改变。这远比入选,要让我开心得多。
 
 
知识就是力量
但在我心里传递知识更重要

2018年,李绮晴已经结束了国外学校的申请。在谈到自己申请的专业,她选择了环境科学和公共政策。与高一的小茫然相比,她对于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要坚定了许多。

现在基本没有课业压力的她,一有时间就会来参加生态公园的导览,担任课程助教。谈到这里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还没有通过志愿者导览员考试,争取在留学前拿下。”

在被问到这次写论文的经历对于导览工作的价值时,她显得很严肃:“导览是更重要的,因为写论文只是我自己的工作,而导览要跟市民互动。把知识传递出去远比知识躺在书本里要强的多。因为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我意识到红树林保护中国的最大问题是湿地知识的普及。从一开始感兴趣、到参加导览探索,这是公众了解湿地保护的基础;而环境保护的价值就在于,这个事情与我有关。红树林的破坏没有特别明显和直接的因果联系,比较缓慢和不直接。所以我们可以做的是,让更多的深圳市民知道湿地的价值。”

同时,她还计划着,跟社团成员一起,组织学校的同学到红树林生态公园参加导览,了解深圳最可爱的湿地动植物。

“湿地和我爱的深圳有密切的关系,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湿地的保护。”她说。
 

关于“深圳水·人”

水是生命之源,你的体内蕴藏了70%含量的水,就像个小水罐;水也无处不在,是构成湿地的最重要元素之一。无论是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还是诸子百家争鸣的哲学言说,“水善利万物却与世无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无论何时,人类都从水元素中,继承与传承生命的真谛。
深圳是一个海滨城市,与水有天然的联系。我们相信,每一个深圳人身上,都蕴藏着水的坚韧和柔软,智慧与生命——“深圳水·人”,与你一起记录滨海湿地,人与水彼此互动所带来的感动和变迁。
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MCF微博及微信
MCF微博
MCF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