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最新资讯 > 新闻 > COP28丨关注气候变化!红树林基金会(MCF)助力《巴黎协定》目标落实
COP28丨关注气候变化!红树林基金会(MCF)助力《巴黎协定》目标落实
红树林基金会公众号 
2023-12-06
576 

       124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主办,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等机构承办的实现巴黎协定目标  中国林草领域在行动主题边会在中国角成功举办。COP28中方代表团,生态环保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业科学院,中金公司,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此次边会,向世界各国展现了中国林草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政策、新行动和新成效。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副秘书长侯远青分别主持了嘉宾致辞环节和主题演讲、嘉宾对话环节。红树林基金会(MCF)作为本次边会协办方,围绕湿地的修复与保护工作,分享以红树林为代表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危机时的重要战略价值。
 

 ▲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孙桢

       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孙桢在边会上致辞。他指出,本次大会要成功完成首次全球盘点,确保巴黎协定、公约和全球气候合作行稳致远。中国代表团出席大会本着求团结、求合作、推动落实行动的态度,要做好谈判和宣传两方面工作,特别要把中国作为全球气候行动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初衷讲清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作了题为“中国林草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及成效”的主题发言,从行动开展、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制度体系建设、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全面介绍近年来中国林草部门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行动和工作成效,以及未来的规划和部署。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做了题为“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旨发言。他从生态系统碳汇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生态系统碳汇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巩固提升森林碳汇能力的创新实践3个方面深刻阐述了“生态系统碳汇”。

 ▲中金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管理实践访问教授朱云来

       中金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管理实践访问教授朱云来作了题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可能路径”的主旨发言。他分析了1850年—2030年温度变化的趋势,提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作为可持续能源的观点,并对太阳能发电、输电、储存、消耗的全过程进行估算,给出了太阳能发电产业的投资估算。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中国区主任张洁清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中国区主任张洁清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国在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领域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取得大量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为创造良好环境,推动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激励和保障机制建设;完善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和统一林业碳汇的相关方法学。
 


▲嘉宾讨论环节现场

       在嘉宾讨论环节,来自中国林业科学院(林草碳汇研究院) 副院长、研究员肖文发,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高级国际气候政策顾问 Kelley Hamrick以及红树林基金会(MCF)联合创始人、副理事长孙莉莉,围绕“林草碳汇助力《巴黎协定》目标实现”这一主题开展了热烈讨论。以下是嘉宾们的部分观点。
 
肖文发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草碳汇研究院) 副院长、研究员
 
  • 国家公园,以“国家”之名,承载着保护生态系统的使命,这在欧美国家有150年以上的经验。中国如果从自然保护区开始,也有70年的历史,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标志着中国保护地的管理模式和体系在不断完善,例如,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的同时,为公众提供旅游、休闲服务,为公众提供更多享受自然和接受自然教育的机会。
 
  • 林业碳汇,因气候变化问题而生,因全球减排目标的困难而更加凸显,它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公益性碳汇(自然生态,政府责任)、经济性碳汇(可交易,企业和组织)、社会性碳汇(碳普惠,个人及全社会)。
 
  • 在关键性、颠覆性脱碳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之前,生态碳汇是最为行之有效、最绿色、最经济、最具规模的大气碳清除之技术途径,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压舱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 技术创新是林草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因为林草生态系统或林草领域,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气候变化对林草生态系统的影响,我们人类的认识还很不够,而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还在增加,大气CO2浓度还在增加,气候变化还在加剧。新技术(不如说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新的智慧),是人类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的根本手段和工具。
 
  • 未来需要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法,来确保林草碳汇的有效性。例如,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认知和提升林草碳汇能力,特别是高效的固碳增汇技术、天空地监测与大数据大模型预测与评价技术等;加强生态系统保护,维护林草碳汇稳定性;完善林草碳汇项目方法学,健全碳市场制度,引导社会多元化全链条参与林草碳汇提质增效等。
 
许小峰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
 
  • 气象部门对陆地碳汇与气候影响的分析研究、通过卫星和地面监测网对二氧化碳的跟踪监测、对造成林草灾害的天气气候条件监测预警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 随着气候变暖,高温干旱天气气候的增加,林草火灾的概率明显加大。林草火灾的发生一方面降低了碳汇,另一方面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都会对应对气候变化产生不利影响。
 
Kelley Hamrick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高级国际气候政策顾问
 
  • TNC刚刚启动了一个名为naturebase的平台,旨在确定在何处、为何以及如何实施基于自然的高完整性项目,在保护生计和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实现最大的碳减排影响。在同行评议的科学数据的支持下,该应用程序向用户展示了地球上各地方、各种途径的减排潜力。该报告还补充了关于生态系统和人类利益的关联信息,使政策和案例研究能够支持有效的决策和高度完整的气候行动。
 
  • 最大的挑战是,虽然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温室气体都是一样的,但森林却不同。这意味着NCS方法需要专业化,并且当地生态系统来说要有高度的针对性,这使得全球最佳实践共享变得困难。
 
孙莉莉
红树林基金会(MCF)联合创始人、副理事长
 
  •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护岸线、提供食物、住所和维持可持续生计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具有碳汇的重要功能,是地球上最有效的碳捕获和储存系统。
 
  • 全球红树林联盟GMA2022全球红树林状况报告提到,目前储存的碳相当于210亿吨二氧化碳。只要防止1%的红树林损失就能支持2亿吨的碳被固定,在蓝碳封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红树林保护和恢复也被多个公约列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战略。
  • 红树林基金会过去十年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实践,参与了深圳湾生态修复工程,支持了湛江第一笔蓝碳项目开发,在广西、福建等地开展了红树林保护修复、能力建设、社区共建等示范项目。参与组织了国际红树林论坛和高级别会议,支持国际红树林中心(IMC)落地深圳,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共同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红树林保护专项基金”。
 
      嘉宾们普遍认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凝聚全社会共识,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建立生态保护、林业碳汇提升的治理共同体,有效保护和增加自然生态系统韧性和适应能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效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边会在团结、友好的气氛中结束。
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MCF微博及微信
MCF微博
MCF微信